用友情抚平孩子心灵的创伤
大多数孩子的善良和真诚是会逐渐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的,而他们也会在这些交往中逐渐认识到,人间还是有爱、有感情,别人并不都像给自己造成创伤的人一样会伤害自己,而是会帮助自己,这样长此以往,这些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更加相信人间有真情。
小云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她的父母在她八岁那年离婚,小云跟着爸爸过,从此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但是小云生性活泼好动,在学校有很多同性和异性朋友,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她和同龄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小云告诉我,青春期和同伴的交往使她能够逐渐走出父母离异带来的孤独和怨恨,同伴的帮助使她能够继续自己快乐的生活,即使家庭不完整,起码还有帮助她、信任她的朋友。
其实小云的情况是很典型的例子。因为孩子在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有些严重的挫折能够导致创伤,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但是这些影响并不是宿命的,而是人力有可为的。当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强烈的青春涌动和向外界关注的兴趣增加,会使孩子有了一个绝好的修复自己创伤的机会,如果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能够找到家庭不完美的替代,那么对她的成长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还有些孩子的创伤表面看不明显,甚至连孩子自己也没意识到,但却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人际交往不良,他们在人际中或者是孤僻退缩,或者是冲动混乱,很难找到和同伴适度交往的恰当方法,对于这样的孩子,就更要鼓励他们打开心灵,鼓励他们从同伴交往中吸取经验并获益。
其实,很多青春期孩子并不是不想与同学交往,而是在强烈的想要交往冲动来临时首先想到不好的后果,比如对方是否会伤害自己,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自己的缺点是否会暴露无疑,尤其是有过创伤的孩子,更容易把家庭里不健康的模式移植到人际交往中,表现为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受伤害,他们的这些感受同学是不了解的,当别人正常的跟他们交往时,这些孩子自己内心中会发生很多让他们感到难以忍受的负面情绪,从而产生回避,有些孩子表现为退出交往,另一些孩子则会产生报复的心理。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有很多同性异性朋友,父母不要过分限制,而是要看到这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健康快乐的方法,孩子在朋友关系中成长了,对于孩子原生家庭的和谐、对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男女各不同07-08
青春期发育以及性心理都是什么样的07-08
“宅人”的性幻想究竟是本能还是客观需求?07-08
有关于让人难忘的青春期性幻想07-08
青春期男孩性成熟有哪些表现?07-08
青春期女孩如何应对性冲动困扰?07-08
少男少女青春期如何克服性冲动07-08
女人警惕男人也会有“性缺陷”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