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性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学生暴力的背后

学生暴力的背后

更新时间:2024-11-01 00:18:03

  “虐狗门”风波尚未平息,几乎同时,另一起学生暴力事件再度发生。3月13日,川西某中学二年级14岁男生晓东(化名)在夜间寝室熄灯后,用一根粗钢筋将同寝室另一名男生打至重伤。

  报复心切深夜殴打同学

  按照该学校的规定,所有住校生必须在晚上十点半以前关灯就寝。当晚十一点左右,可可和小刚(化名)等几个学生刚刚入睡,就被人粗鲁地摇醒了,“晓东把我们一个个都喊起来,说喊我们起来看录像。”

  几个小孩睡眼惺忪地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但他们很快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他从床架上取下来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把罗伟(化名)从床上猛地拉下来,一把推倒在地上,然后就用那根铁棒打他脑壳。”13岁的罗伟当即被打得头破血流。回忆到这儿,几个孩子声音都在抖。

  记者:知道晓东当时为什么要打罗伟吗?

  小刚:说是因为那天中午,晓东喊罗伟给他打饭,罗伟不干,所以把他惹毛了。

  记者:当时你们都在一旁看着?有没有人出去劝一下?

  小刚:我们吓得动都不敢动,他拿起钢筋好吓人哦!

  记者:那你们有没有谁马上出去告诉老师呢?

  小刚:没有,他喊我们都不准出去,他说哪个敢去告老师就打哪个。

  就这样,当班主任李老师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半夜十二点过了。受了重伤的罗伟在冰凉的地上躺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有学生悄悄溜出寝室,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情。很快,罗伟被送进医院,经检查全身有多处软组织挫伤,同时还有轻微脑震荡。

  由于此次校园事件的暴力程度相对严重,被打学生的家长也非常气愤,要求学校严肃处理。校方经过研究,最终作出了勒令退学的处理决定。

  “学校方面主要是为了保证更多学生的安全,所以不得不作出让他退学的决定。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也很无奈,因为根本没人管得了他。即使作为老师,我也没法和他沟通。他每次打了人都觉得理直气壮。”

  “但退学之后,这个孩子今后的发展肯定会让人更加担心。”李老师忧心忡忡地说。

  据李老师说,她所带的班是整个学校最特殊的一个班级,“因为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孤儿。”

  2008年9月,12岁的晓东带着一脸的桀傲不驯来到了学校,进入了李老师所带的“爱心班”。“一进校,这个娃娃就特别不好管。”据李老师回忆,开学不到一个星期,晓东就因为抢别人的学习用具而对班上一位同学大打出手。“别看他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壮,但打架的时候出手相当狠,所以班上的很多学生都很怕他。”

  在学校的近两年时间里,晓东打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他喊班上的同学些不准做作业,做了作业的学生就要遭他打。总之不听他的话,就要挨打。”李老师说着叹了一口气。

  记者联系上了几位曾和晓东住同一个寝室的学生。当问到关于晓东的情况时,几个孩子一开始都有些支支吾吾。李老师解释说,他们是害怕,“因为晓东在被勒令退学之后,还在校门口游荡了好几天,扬言要打班上的某某某。”

  在记者保证不会透露他们的名字等相关信息之后,几个孩子终于慢慢放松了戒备的心理,与记者交流起来。

  记者:你们平常怕不怕他?

  可可(化名):怕。

  记者:他以前欺负过你没有?

  可可:打过,打了三次。

  记者:为什么打你啊?

  可可:他喊我不要跟班上一个同学耍,我跟那个同学耍了,他就打我。

  记者:他打你的时候你害怕吗?

  可可:怕,他拿手扇我耳光,还喊我不准告老师,告了的话还要打我。

  记者:那你后来告诉老师了吗?

  可可:没有。

  据几个孩子说,班上的学生基本上都被晓东打过。不仅如此,晓东还经常威胁被他打过的同学,谁敢告诉老师,“就要把他整死。”因此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很多学生挨了打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张扬。

  暴力背后他很孤独

  据了解,晓东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孤儿。七岁以前,他和所有孩子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七岁那年,晓东的父亲因病去世,一年后,母亲再婚,并生下了一个小妹妹。但没过几年,继父也因病去世。迫于生活压力,一直没有工作的母亲再次改嫁给第三任丈夫。不幸的是,在晓东十一岁那年,母亲因高龄难产而死在手术台上。接下来的日子,晓东和他的第三任爸爸以及同母异父的妹妹生活在了一起。

  由于彼此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晓东的继父对两个孩子都很不好,常常对他们横加打骂。不久后,继父又娶了新的老婆,于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同时被撵出了家门。

  晓东在社会上流浪了近大半年的时间,没人清楚这段时间他究竟遭遇了些什么。之后,民政部门将晓东兄妹送进了当地福利院。因为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晓东被送入了李老师所在的寄宿学校就读。但他来了不久,就三天两头地打架闯祸,以至于说起他,大家都头疼不已。

  说起晓东被勒令的退学,班上所有的学生都由衷地感到高兴,没人为晓东的离开而伤感,也没人为他不能上学而稍感惋惜。

  可可:他走了我们都高兴。

  记者:有没有人因为他离开觉得心里有一点点的难受?

  可可:没有。没有人关心他,他也没有朋友。

  记者:他在学校那么久一个朋友都没有啊?

  可可:没有,大家都不喜欢他,都怕他。

  目前是重建他内心的最后机会

  心理专家张凤:听了晓东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孤独、特别需要爱和呵护的孩子。如果我能见到他,我第一件要做的是事就是,真心地去拥抱他。

  晓东因为复杂的家庭背景,他从小到大得到的爱和关注是很少的。亲生父亲去世,让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失去了父爱,虽然前后有两任继父,但给予他的爱肯定是不够的。而母亲再嫁之后又生下了妹妹,给予晓东的母爱和关心也更少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晓东是在一个极度缺乏关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因此,这也让他失去了爱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让人同情和痛心的孩子。

  晓东打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带有暴力倾向,但其实这恰恰说明他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他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被别人欺负,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先去打别人。我把别人都打怕了,也就没人敢欺负我了!这种暴力行为其实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12下一页尾页

  其次,晓东频繁地殴打同学,这也说明他内心很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但是很可悲的是,这个孩子直到被退学,也没有得到一份真正的关爱。应该说学校对他做出退学的处理是很遗憾的,这对晓东来说是一种彻底的放弃。但事实上,对于晓东这样有着巨大内心创伤的孩子来说,要重建和重塑他的内心世界,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机会就在孩子的青春期,也就是13—18岁这个年龄段。一旦错失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要重塑他的内心几乎不再可能。

  链接

  “虐狗门”事件回顾

  前段时间,一段被称为“虐狗门”的视频在各大网站上疯传。视频中,两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将一只黄色小狗从高处摔下后,采用种种残忍的手段,包括用爆竹放进小狗嘴里和耳朵里炸、用脚踩、用木棍打等方式将小狗虐待至死。整个过程伴随着小狗的惨叫和几个男孩的狂笑,引发了公众强烈的愤慨。

  网上怒骂声不断,并很快将视频中两名虐狗男生“人肉”了出来。经证实,两名男生均系宜宾人,其中的周某就读于当地一所中学的初三年级。面对网上汹涌如潮的责骂声,两名当事人很快在网上进行了实名道歉和视频道歉。

  我们的孩子

  为何如此暴力?

  成都通心教育导师胡迅瑄:对于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当孩子喜欢看有暴力情节的影视剧,或者沉迷于攻击类网络游戏的时候,家长不应该横加指责或阻止,而应该是耐心地跟孩子交流,与孩子分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换位思考,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真正做到与孩子“同心”。一旦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得到适当的疏导,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他们将暴力付诸行动。

  评论

  教育的结果

  从来都不孤立

  2000年4月1日晚,4名来自苏北地区的18至21岁失业青年,持刀杀害了南京某别墅屋主、德国人普方一家4口。4名凶手很快被捕,后被判处死刑。

  同年11月,南京一些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设立了纪念普方协会,致力于改变江苏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协会发起人解释说,4个犯罪嫌疑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正式工作。“如果有个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来和机会。有机会的话,人就不会想去做坏事,他会做好事,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

  同样的道理,让晓东退学,短时间里看似解决了校园矛盾,实则却让这个巨大的隐患就此流向了社会。已经缺乏了爱的滋养,再缺乏了教育的正确引导,晓东会在复杂的社会中自我成长成怎样一副模样?难以想象,更令人揪心。晓东这样的孩子,身上已经显现了一些恶的因子,一旦这些因子成长成恶瘤,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报”给社会。社会从来不是孤立的,好的,坏的,我们每个人都会以某种方式感受到。

  首页上一页12

学生暴力的背后相关文章:

光影之中的情色、爱欲11-01

嗅觉能激起强烈的欲望11-01

A片催化欲望的错觉11-01

美满的性生活具备特点11-01

看外表就能告诉你她的做爱特色11-01

意淫是人类更高级的性行为11-01

对话青少年:别和性幻想较真11-01

强化孩子性角色与性变态绝缘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