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性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从“诺奖”灵感来自课堂谈起

从“诺奖”灵感来自课堂谈起

更新时间:2025-01-21 16:27:22

  “教学和研究是紧密结合的,没有科研的教学不行,没有教学的科研也是行不通的。”不久前,“霍尼韦尔—诺贝尔全球校园行”来到东南大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劳德·科恩·坦诺奇(Cl aude Cohe n-Tannoudj i )教授在被授予东大兼职教授后透露,他获得“诺奖”的灵感得益于给学生上课,他认为一位好老师不仅可以从上课中受益,还可以吸引更多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并能获得许多科研的成果。

  克劳德·科恩·坦诺奇是法籍物理学家,1997年与朱棣文和威廉·菲利普斯一起,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东大学生分享了通向诺贝尔奖之路的成功经验。“教学和研究是要紧密结合的。对研究者而言,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将研究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坦诺奇教授举例说,他所在的法兰西学院是个优秀的研究院,学院有50名教授,每年这些教授都必须教授一门课程,而且每年开设的课程都必须不一样。“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看大量的书籍来上好课。我当时教授一门光子与物质的课程,教了4年不同的课程后,我的灵感来了,为什么不可以用光子冷却原子的方式更好地研究光的性质呢?”坦诺奇说,能得到“诺奖”可以说得益于他给学生上课。

  获诺贝尔奖的灵感来自课堂,看起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仔细想想,也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云:处处是创新之地。科学研究无禁区,只要善于去思考和认真钻研,哪里都会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在我们有些教师的深层次思想意识中,也就是潜意识中,总是认为科学研究是在研究室、实验室内进行,而作为上课的教室,似乎是重复劳动的地方,不可能诞生创新的灵感和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进而没有有意识地把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来进行研究。其实,这是一种不应有的偏见。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最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有创新的意识,任何地方都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创新灵感。

  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创作、创新和创造,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毋庸讳言,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的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从“诺奖”灵感来自课堂谈起相关文章:

梦见性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特殊意义01-21

青春期青少年何为逆反01-21

家长的“性禁锢”会导致孩子性犯罪01-21

男女最害怕面对的亲热五个场景01-21

你会选择与陌生人做爱吗01-21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密切关注01-21

青年男女热恋心理多变化01-21

当你性爱后你有啥想法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