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您好!
看到您的帖子,我能感受到您为人父母的不易与焦虑,现根据自己多年对于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研究与实践,给予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我的孩子今年9岁,就要升四年级了,可是他不学习,回家也不写作业,现在暑假作业都没写几页(就一年级的时候学习好)。而且爱说谎,爱犟嘴!我生气的时候打他,他还还手,还骂人。现在我们已经不打他了,只有在太生气的时候才打他!可能是以前打得太厉害了!您说这怎么办啊?这样的孩子怎么管?谢谢了!
一位苦恼的家长
家长要有意识地弥合孩子的归属感。
在信中可以看到,您也认识到了过去打孩子打得特别厉害。那么打孩子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打孩子最大的弊端在于孩子归属感的缺失或转移。成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儿童的心理核心是归属感,因为儿童生存所必需的穿衣吃饭,他自己解决不了,他必须有所归属。孩子归属感在谁那儿,他就愿意听谁的话。打孩子的结果是让孩子的归属感丧失或转移,您打孩子,孩子就认为归属感不在您这里,这涉及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孩子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一旦归属感不在家长这里,就可能转移到电视、电脑甚至同学、朋友身上,他不会去管这些对他是利是害,而只要心理上获得满足就好。因此建议您要爱孩子,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和理解。现介绍给您一种可以弥合归属感、改善亲子关系的简便方法,您可以试试:孩子每天洗完澡临睡觉时,家长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并把孩子搂在怀里,然后家长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脊椎,这使孩子的中枢神经有愉悦、轻松的感觉,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交流,比如说说孩子的优点鼓励鼓励孩子。这些优点不一定是家长所期望的那些优点,而是作为一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最微小的闪光点,例如跑得快,能帮妈妈择菜等。如果您连续做一段时间,效果会更好。
建议您换一个角度看孩子,由关注缺点到关注优点。
您在信中谈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说明您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心里总是装着孩子的缺点,就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反之,家长心里总是装着孩子的优点,就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建议您由关注缺点到发现优点、关注优点。希望您给自己定一个必须做到的任务:就是每天都要发现并记录孩子一个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比如,玩的时候特别快乐,穿衣服一下就能穿上等等,坚持一段时间,您就会改变看待孩子的心态。这对孩子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当家长认定孩子有缺点或优秀时,说话的语气、声调、表情等都会有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会成为孩子成长变化的依据。美国的心理学家库利提出镜子效应,即孩子是看着镜子成长的,他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什么样,就会长成什么样。当孩子在家长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优秀,他会越来越优秀,看到自己不优秀,他会越来越不优秀,而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这面镜子影响越大。
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成就感。
在经常被批评和缺失归属感的情况下,孩子会表现为缺乏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人类生命成长与发展的主要营养,国外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的对象是老人院的老人。心理学家把老人院中年龄差不多,身体状况也差不多的老人分成A、B两组,对A组的老人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对于B组的老人,只给予最基本的服务,其他的都由老人做。这样,A组老人体会不到成就感,而B组老人很有成就感。实验持续了1年半。1年半之后,A组的老人有30%去世了,而B组老人只有15%去世,而且就整体来说,B组比A组老人情绪更加饱满,更加快乐。所以成就感是一个人健康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指数,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要注意不仅局限在家长比较关注的学习方面,应该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只要有了成就感,就会逐步由点到面,带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带领孩子转变切忌全面着手、全面开花。
全面开花的教育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科学的。如果要求孩子各个方面都要改,他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话成就感和归属感不容易确立,结果就是孩子受原有性格和习惯的控制更大,不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要从最简单、最微不足道、最容易改的地方开始。同时也建议家长要重视以身作则,特别在初始阶段,家长不能自己看电视,却让孩子埋头学习,家长要带头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孩子在任何方面有了微小的进步,家长都要给予夸奖和肯定,孩子获得了成就感,并能感受到家长注意到了自己的变化,这种精神上的慰藉要比物质上的奖励更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促进孩子的发展。
青春期的性发育11-01
课堂上脱裤做爱中学生性成熟11-01
女学生:考得好干得好不如早点嫁得好11-01
女孩爱幻想!被强暴?11-01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问题及其调适11-01
90后性爱竟为了“面子”11-01
青春期 性心理的因素11-01
青春期:手淫心理分析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