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讨伐“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时候,我们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已经深受毒害:本来是好学生,成绩却急速下降了,甚至厌学逃学了;本来是乖乖娃,现在却喜欢吵架、打架了,和谁都搞不好关系了;有的还患起了偏头疼,甚至有位女同学说,“总感到身体里有虫子爬”等,很多青少年在淫秽信息的频频刺激下,产生了“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
“性本能”是人格成长的动力,我们应该为少男少女提供怎样的青春偶像,让其成长成熟起来?
青春期心性焦虑高发原因:淫秽视频激发性本能
青春期,生理已发育成大人,但心理上还是孩子,面对青春期带来的性冲动,会产生困惑、不解等心理不适现象;如果性冲动被泛滥的“黄毒”激发,心理矛盾更加激烈,很可能会产生“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
1、心烦火大易激惹
“易激惹”,是“青春期心性焦虑”的典型症状。
个案1: 有位10岁男孩,总是和人吵架、打架,甚至还喜欢挑老师的刺。
个案2:有一位高一学生,下课一回家就说“烦!”妈妈说他两句,他就一边喊叫着“烦死了!烦死了!”一边拼命地踢椅子,踢沙发,踢门,碰到什么踢什么,甚至想到厨房拿菜刀砍,还想跳楼一死了之。
个案3:有位高一女生对一点小事,也会有过分的情绪化反应,如,男同学无心地开她一句玩笑,她会抱头蹲在地上大哭;班主任让她第二天早点到学校,不要迟到,她立刻就说:“我不上课了,我有病!我要请假!”
进了心理中心,他们依然“易激惹”,语速很快、声音响亮地怨东怨西,而且脸色涨红,表情僵硬,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很容易从众多的心理患者中,“挑”出这些“青春期心性焦虑”的孩子。
“青春期心性焦虑”患者还有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不安等情绪反应,以及常伴发躯体上的症状,如头晕头疼、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等,他们长期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而经反复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问题。
如,个案中的高一女孩,确实有个“偏头疼”的毛病,并反复求医无果。
2、焦虑源于“黄毒”刺激
为何说“青春期心性焦虑”的多发和淫秽视频有关?研究表明,淫秽视频对于青少年的性冲动,具有明显的激发作用。
那位10岁的小男孩说,有一次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裸体女人像后,就老想着上网去看,上课老走神,想着网上的画面。之后他的小鸡鸡总会勃起,浑身燥热难过,在学校里也总会有那种感觉,只好蹲下来逐渐安稳。而且火也特别大,抑制不住地总会和人吵架。
个案中的高一男生和高一女生也都有上网浏览淫秽视频的“爱好”。
这种“爱好”在学生中是普遍现象。一位同学说:一下课,同学们就会互发“黄色短信”,发这种短信“就像打个招呼、问个好一样”;大家对网上淫秽视频,也早就习以为常。
为何青少年爱看淫秽视频?
原因是: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下丘脑的促性腺释放因子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使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性腺激素水平相应提高,使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初中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由于性的成熟,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常常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而面对淫秽视频时,很多孩子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需求和体验。
心理调查确实发现,青少年在欣赏时,往往只对个中的性内容较为好奇和关注,并且在欣赏过程中,不断地体验着朦胧性意识的勃发,他们的感官及肉体得以忘我的高度膨胀,直至不能自已。
心理学还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人对被感知的对象,有着“内模仿”的本能,而青少年本就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当然,未成年人的模仿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选择那些新奇的、初遇的、羡慕的、感兴趣的以及与自己生理、心理等有关的对象模仿,因此淫秽视频,对他们极具吸引力。
3、好学生更容易焦虑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很不平衡,其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这时孩子的心理成熟程度,不足以抑制住生理的躁动,很可能冲破现行法律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走上犯罪道路。一位15岁少年犯说:看了男欢女爱、打情骂俏等露骨镜头后,脑子里全是影片中的情景,在好奇心的驱使和内在低级本能的诱惑下,越看越上瘾,总想试一试。一次他们4个同学正谈得热烈呢,正好遇到一个17岁的女学生,便强拉硬扯,架到家中,予以强奸,结果被判五年徒刑。
好同学,道德约束力强,不至于犯罪,但当性本能被激发出来后,性冲动是“一种生命能量”,当这种能量积聚到一定的程度时,身体就有将它排泄出去的需求,但一般都无法排泻,积压体中,让其燥热难过,如那位10岁男孩所诉;有的可能会手淫,于是就会产生道德冲突,就会自责,再加上对诸多性问题的不理解、困惑,进而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产生了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
两个案都是高一学生,上了高一,环境发生变化,学习和社交压力同时增大,人有靠本能减压的倾向,学习压力大时,上网看淫秽视频,会很自然地成为他们的选择。 情绪焦虑后,思维狭窄,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一落千丈。
4、前车之鉴要警惕
青春期焦虑症若没有好好地疏解,很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疾患,如,边缘型人格障碍。
有一位22岁的大学生现在已出现边缘型人障碍的特征。她“易激惹”,遇一点小事都会暴跳如雷,自己犯的任何过错,责任都会推给别人,而且还总怀疑别人在对付她。有同学向她借笔,没有及时还,她认为是同学不想还,怕她有了好笔,考试成绩超过所有的同学。而这位大学生,中学时就有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
补上“性心理”教育课:变性压力为成长动力
青春期,人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性本能是人格化形成的动力。加强性心理教育,可变性压力为成长动力,引导人的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逐渐走向成熟。12下一页尾页
1、性成熟普遍提前了
那位小学生为何10岁就产生了“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原因是性教育严重滞后于性成熟。
现在第二性征的出现,已从原来的十二三岁,提早到现在的10岁左右。一份由广州市卫生保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广州市小学五六年级中,已有30%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具有了性成熟的标志,分别出现遗精、月经初潮等生理现象。
而“性生理教育”普遍到初二才开始,所以,一个关于“小学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显示,40%的受访学生不知道“月经”、“遗精”是怎么回事,大部分孩子更是不知道“女孩来月经、男孩有遗精就有了生育功能”。
由于知识的缺乏,不免会让早熟的孩子产生性困惑。个案中那位10岁小男孩的心中困惑是:“我怎么了?我怎么和人家不一样?”待心理咨询师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发育到你这个年龄后,都会这样,大哥哥们都是这样的!”小男孩才大大地松了口气。
2、男孩会有“乱伦”梦
个案中高一男孩焦虑的原因是,他经常在梦里梦见和妈妈搂搂抱抱,醒来他慌恐不已:“我怎么能和妈妈这样?我怎么能这样猪狗不如?” 恐惧、内疚、烦恼,以及深深的道德自责,让他陷入焦虑情绪中。
心理学一个调查发现,大多数男孩都至少有一次梦到过自己与女性亲人在一起,原因是,男性靠视觉来接受外界性刺激的能力极强,在空间中想象出一个物体形状的心理能力也极强。青春期男孩正在形成和发展这些能力,因此在他的性梦中总会出现一个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非常具体,非常逼真。因为他这时还没有或者刚刚开始注意女同学,还不大懂得女性的魅力何在,唯有母亲、姐妹才可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女性亲人进入他的性梦完全是必然的、不由自主的!
只有男孩长大后,接触其他女性越多,性梦中的女性亲人形象自然就越少,直到完全消失,这时,男孩也就变成了男人。
由于性心理学不普及,很多男孩因“性梦”受到了伤害。曾有位初中生吞吞吐吐地对母亲说,自己不知为何一个月内几次梦到和小姨又抱又亲的。母亲听后勃然大怒,大骂:“不要脸!一定是你白天想了许多污七八糟的事情!”这位男孩因此心理变态;个案中的高一学生,对梦中之事难以启齿,闷在心里,痛苦地进行道德自责,闷出了暴躁的个性,产生了焦虑情绪。
3、“坏孩子”一夜变好了
性心理教育,还要抓住“性本能”这个推手,让孩子脱胎换骨、破茧成长。
一位学者说,他小时候特别调皮捣蛋,是公认的坏学生。但自从上初一时,班上转来一位新女生后,他立刻开窍了,变好了。 因为他喜欢上了那位女孩,下课,总0要从她的课桌前经过,闻闻从她身上漫出的雪花膏的香味,但他却不敢和她说话,只是想让自己成为男子汉,能引起她的注意。当时他非常瘦,为让自己强壮起来,他拿布缠在胳膊上,垫出了“肌肉”;他爱整洁了,进校门前总要将衣服理得挺括些。为了不让那位女同学看不起,他上课注意听讲,成绩突飞猛进,每次老师报到他的考试分时,他总要看看那女生的表情。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形成的动力”,在青春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孩子开始日益关注自身的性别角色和与之相关的形体特征,男生希望自己魁伟、高大,有男子汉气质;女生希望自己苗条、漂亮,细心温柔,这就是“性本能”在推动人格的成长。
人格的形成和青春偶像有关。一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学生说,当时他们男生喜欢看苏联的谍战片,很多人都梦想自己能成为智勇双全的间谍;而女同学则梦想成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科学家。
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成为高尚的人类,那些为“黄毒泛滥”而苦恼的父母们,快快引导孩子崇拜健康的青春偶像吧!
首页上一页12
女学生:考得好干得好不如早点嫁得好11-01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问题及其调适11-01
课堂上脱裤做爱中学生性成熟11-01
90后性爱竟为了“面子”11-01
青春期的性发育11-01
青春期 性心理的因素11-01
青春期:手淫心理分析11-01
女孩爱幻想!被强暴?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