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三考生的真实故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考一模刚考完,妈妈就发现过儿子郝军情绪不对。原来不用妈妈叫,每天早晨郝军就会自己早早起床,收拾好书包准时上学。现在每天要妈妈叫醒,醒后经常说头痛,不想上学,要接着睡觉。妈妈专门带郝军去医院看病,医生说,复习太紧张了,有点疲劳,身体没有问题,多休息,多锻炼就好了。有一天,妈妈叫郝军起床,等吃过早餐,郝军突然说,不想上学了,也不参加高考了,要出去打工。郝军的举动吓了妈妈一跳。郝军可是以前六名的成绩考入这所区重点高中的,两年多来,综合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上前十名。老师估计,发挥正常,郝军进入重点大学没有问题。可是,无论妈妈怎么做思想工作,郝军就是不肯去学校。
郝军已经在家里待了3天了,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到学校了解情况,求助心理老师。
心理老师说,郝军学习没有问题,他是比较典型的考试焦虑,这种焦虑导致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郝军性格内向敏感,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少,因为初中没有考入市重点高中,所以学习特别用功,对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考得好的时候,他不会太高兴,可是,考得不好的时候,他就特别自责,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再努力也不赶不上别的同学。另外,郝军特别容易受老师和同学语言的影响。比如考数学,老师无意中说了一句“这次可不能像上次一样考不好了”,郝军就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
考试焦虑是学生面对考试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性反应,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临近高考,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比较多,大概有30%-40%的学生会出现焦虑症状。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比如考前紧张、呼吸加快、手心出汗、感觉口干要喝水等,对于学生学习和考试是有利的,可以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和考试的效率。但是,过度焦虑,导致心理障碍,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老师说,面对高考,面对巨大的压力,学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轻度的焦虑障碍表现为紧张不安,情绪不稳,容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考试前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反复上厕所,考试过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出现“脑子一片空白”的现象;中度的焦虑障碍表现为心情烦躁、食欲减退、失眠、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消退、学习效率降低;重度的焦虑障碍表现为感觉头痛、恶心,考试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甚至出现考场晕厥。因为成绩不理想,逃避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同学拒绝考试,拒绝上学。郝军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考试焦虑。
了解了郝军的真实情况,心理老师在郝军妈妈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郝军家。
心理老师和郝军一起分析了他的整体学习情况。郝军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偶尔考试失败,成绩也在中上水平,从历年的情况看,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因此,只要考试正常发挥,哪怕个别学科发挥不好,上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不必怀疑自己的能力。针对他的情况,心理老师做起了心理辅导。
通过谈话,在老师的开导下,郝军逐步认识到考试只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考试本身不重要,所以不需要害怕考试。自己的学习水平一直不错,就自己的能力看,排除干扰,应该可以应付考试并能发挥正常水平。偶尔单科失常,不会影响总体。心理老师告诉郝军妈妈,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家里要安排好与学校一致的作息时间,准时起床,连续3天陪郝军一起到校。
在心理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郝军终于正常上学了。但最初的几天,郝军还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告诉老师还是有点头痛,晚上失眠,精神不振。针对这个情况,心理老师将郝军带到学校花园一个安静的角落,让郝军模仿马车夫的姿势坐在长椅上,然后指导他做放松练习:闭上眼睛,静静地进行腹式呼吸,按照从四肢到躯干再到头部的顺序,放松全身肌肉,同时,在头脑中想象自己从明媚阳光中走来,迎着和煦的春风,迈着坚定的步伐;或者想象自己驰骋在篮球场上所向披靡,偶尔投篮被对手封盖,就从头再来……
心理老师嘱咐郝军,回家以后每天做一次放松练习,在练习时,也可以想象自己过去考试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赞许、同学羡慕的愉快体验。每天早晨起床刷牙时,可以对着镜子说:“今天心情很好,精力充沛,我学习没有问题,我行,我有信心!”。平常学习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情烦躁的时候,就不要再勉强自己继续学习,可以到操场去呼吸新鲜空气,和同学打一场球,痛快淋漓地出身汗,然后再回到课桌前学习。如果有失眠现象也不要担心,因为偶尔的失眠不会影响学习。每天在临睡前做30个俯卧撑,洗个热水澡,疲劳的身体可以帮助大脑休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熟悉考试场景,消除考试焦虑,心理老师特别请各学科的任课老师为全班学生进行了考试技巧培训。老师提示说,不管哪一门考试,都要提前到场,在发卷前保持安静,可以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暗示自己要冷静、从容。拿到试卷后,快速浏览试卷,了解题量、题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集中注意力,按顺序答题。当遇到难题无从下笔时,切忌停留,做好标记后迅速做别的题。更重要的是,意识也要迅速离开难题。
心理老师的指导还在继续,妈妈发现郝军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再没有抱怨头痛、失眠,更不提要去打工的事。出现在郝军妈妈面前的,又是一个阳光男孩的身影。
青春期青少年何为逆反11-24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密切关注11-24
男女最害怕面对的亲热五个场景11-24
你会选择与陌生人做爱吗11-24
青年男女热恋心理多变化11-24
家长的“性禁锢”会导致孩子性犯罪11-24
当你性爱后你有啥想法11-24
梦见性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特殊意义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