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高度紧张,考试一结束,巨大的学习压力骤然消失,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放松,反而使高考生心态失控。考后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井喷”时期。
成绩公布前,等待过程中的未知性很容易使考生产生焦虑。有些考生感觉考得不理想,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心情跌到谷底,茫茫然不知做些什么才好。另一些考生显得很兴奋,租来成堆的影碟,没日没夜地看。这两种都属于考后心理危机的集中释放,需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防止出现抑郁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而成绩公布后,每个考生又由于考试成绩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差异:考得不理想的自责、愧疚,恨自己平时不努力,觉得对不起老师、家长;考得好的也容易放纵,成天上网、游泳、唱歌、聚会,过度宣泄情绪,造成不良后果。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平衡体,绝对的放松和紧张都可以打破这种平衡。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也往往会在心理上形成空虚、麻木的精神状态,导致正常心理状态受到破坏。
考生考后出现“心病”,与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社会对高考的高关注度这个大环境不能改变,但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缓解考生在应试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而且家长处理危机、面对困难的态度,可以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反,家长要求苛刻,遇事急躁,不能冷静处理问题,除了会给孩子增加无名的压力外,也会把同样的处事方式传给孩子。大部分家长在考前和考中会尽力从饮食、环境、心理等各方面为孩子做好服务。高考结束后,往往就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能考多少分”、“分数线是多少”这些问题上。有的家长甚至对考不好的孩子表现出失望的情绪,给孩子脸色看。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压力。
作为考生家长,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不要埋怨和责备。目前,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现实,同时帮助孩子选好志愿,不断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家长不妨在高考后多陪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还可以与孩子谈心、聊天,帮助孩子减轻思想包袱。如果考生在考后很难恢复生活规律,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情跌落谷底无法自拔,或者家长过于焦虑,心态失衡,难以自我调整,应该尽早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问题及其调适11-01
女学生:考得好干得好不如早点嫁得好11-01
青春期 性心理的因素11-01
青春期:手淫心理分析11-01
青春期的性发育11-01
女孩爱幻想!被强暴?11-01
90后性爱竟为了“面子”11-01
课堂上脱裤做爱中学生性成熟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