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养生理论源远流长。本文主要从医食同源、性味辨解、辨证配膳与饮食宜忌等方面对中医食疗养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开展中医食疗养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医食疗养生理论探2009-11-1116:23:23作者:kisso浏览次数:0网友评论0条中医食疗养生理论源远流长。本文主要从医食同源、性味辨解、辨证配膳与饮食宜忌等方面对中医食疗养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开展中医食疗养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医食疗养生理论源远流长。本文主要从医食同源、性味辨解、辨证配膳与饮食宜忌等方面对中医食疗养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开展中医食疗养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医学食疗养生理论探讨
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史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的食疗经验,《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论点。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该书还收集了许多食治与饮食禁忌。后世更是推出大量深有影响的食疗著作,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食治专篇,孟的《食疗本草》,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清代章穆的《调疾饮食辨》等。源远流长的中医食疗理论和方法,为我们开展各种疾病的饮食治疗,留下了内容丰富的宝贵遗产。
食物同药物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生存、繁衍的需要,从众多的动、植物中筛选出来的。这种选择有益食物,摒弃有害食物的阶段,就是原始食疗思想的萌芽过程。《礼纬·含文嘉》中记载:“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而熟,令人无腹疾,”这种由生食到熟食的过渡,就是最原始的食疗。相传商代伊尹以姜、桂等作烹调原料,既用来调味,又作药用,并由此创造了治病的汤液。《周礼·天官》中载有专管食疗的医官即“食医”,并指出要“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把药、食相提并论,已充分注意到饮食与治病的关系了。可见,古代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后世医家及其著作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该理论,形成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中医食疗营养学。
2.性味辨解
<药物有药性,食物也有食性。食物和药物一样,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以本身的性味之所偏,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使机体恢复健康,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食物的四性不象药物四性那样分明,根据其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一般只分为温热性、寒凉性和介乎两者之间的平性三大类。凡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红糖等,可温中补虚,消除腹中拘急冷痛,一般属于温热性;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如西瓜、梨子等,可清热生津止渴,一般属于寒凉性;而如扁豆、莲子等寒热作用不明显的食物,属于平性。食物的五味与治病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如辛能散能行,长于行气导滞、解表散寒和活血止痛;甘能补、能缓、能和,长于补益和中缓急;酸能收、能涩,善于收敛固涩;苦能泄、能燥,有通泄热结、降泄肺气和清热泻火燥湿的作用;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因此,在选方时应当性味合参,方为恰当。故《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正是由于食物有寒热温凉之异,酸苦甘辛咸之别,补泻之殊,所以才能同药物一样发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平衡的作用。虽然其作用可能比较缓慢,但这样却更适合于正虚邪恋的肿瘤病人。另外,在食疗配膳时,食物之间的性味搭配也很重要。如甘能补能缓,但又有壅中之弊,宜配以辛散行气的姜、葱、韭、椒及蔬果之类,以助运化;水产海味性多寒凉,应辅以辛温行散的酒、姜、葱、椒之品,以制约寒凉;酸性收涩,湿热蕴结、痰涎壅盛者不宜多食,以防敛邪;苦能泻能燥,阳气虚馁、津血不足者慎用,以免匮乏;咸能软坚散结,过剂又恐伤血。这些都是应当注意灵活掌握应用的。
3.辨证配膳
辨证配膳是中医食疗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根据不同的病情,结合病人的禀赋、年龄、嗜好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全面综合分析,准确地辨认出不同的“证”,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和“实者泻之”的原则,调配恰当性味的饮食,以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膳食治疗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是供给病人各种必须的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提高抗病能力、修复病损组织的需要。肿瘤病人多体虚宜补,《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温气多用植物食物,补味多用动物食物。此外,还应视其阴虚、阳虚,分别予以清补(补阴血)和温补(补阳气)之品。(2)是要选择能健运、调理脾胃功能的食品,以保持良好的脾胃功能。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或患者的情志不畅,皆易伤及脾胃,故必须十分重视患者的脾胃功能。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腐熟与转输,故膳食要避免过于腻滞,以免壅中困脾;也要避免过用辛燥,以防伤阴耗气;还要注意调摄冷暖,适时进餐,恰当调配食物的色、香、味、形,并兼顾患者的饮食喜好,以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脾胃功能。
4.饮食宜忌
<除了遵循以上辨证配膳原则外,肿瘤食疗还应注意饮食宜忌,以免造成药食不相宜或食复增病的不良后果。(1)膳食与药物性味相宜如服热性药物时宜配用热性食物;服平性、凉性药物时宜配用平性、凉性食物。这样,可以增强药效和食效,使二者相得益彰。反之,如进食与药物性味相反的食物,就可能降低疗效,甚或导致不良反应。(2)膳食与脏腑相宜各种食物对特定的脏腑有较强的作用,中医“以脏补脏”理论即与此相关,这也是中医食疗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古代就有食羊餍、鹿餍以治疗颈项部瘿瘤的记载。还有以脏腑辨证、五行生克为理论基础的膳食治疗,如《灵枢·五味》就有食p米饭、枣、葵等甘味以缓肝之急,使肝不偏旺而克脾土的食疗法。(3)膳食与服药禁忌有些食物与药物的不当配伍能加速药物的失效,甚或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故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应暂忌这些食物。如在服用地黄、首乌、土茯苓及其它含铁制剂等时应忌茶;服用人参、地黄、首乌等时应忌食萝卜;服鳖甲忌食苋菜;服桔梗、乌梅忌食猪肉。所以在《食物本草会纂·日用家钞》中提出数十种服药应忌内容,并且提出总的服药食忌原则说:“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烩腥臊,陈臭诸物;并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诸果,诸滑泄之物。”这些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值得我们参考应用和研究验证。(4)膳食与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包括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即要根据病人、地域及天时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不同的食疗方法。因人制宜,如体胖者宜远肥腻、多清淡;体瘦者宜远香燥、多清滋;《寿亲养老新书》也指出:“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饮,忌其粘硬生冷。”因地制宜,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即言北方寒冷地区病人宜多食乳、肉食品以充养正气,防寒外袭。因时制宜,如《千金方·食治》中就有:“二月三月宜食韭,”“八月九月勿食姜”的说法,即说明了天时与食疗的关系。
总之,在辨证配膳的同时,要使膳食与药物性味相宜,与所入脏腑相宜,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并注意膳食与服药禁忌,充分考虑其间的关系及影响,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更多相关搜索:
性欲,女性,牛奶,长期喝牛奶降低女性性欲01-21
性与食物,性爱尤物的燃情私房菜01-21
性爱,适量的酒精能助性01-21
黄瓜,性爱,热烈,黄瓜片能让性爱更加热烈01-21
性福,鱼翅,酒精,鱼翅酒精烟草都会损性福01-21
性致,滋补,补肾,七日滋补餐 营造好性致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