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标题党大行其道,凡是冠以“女大学生”字样的新闻,总是容易吸引眼球。且说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有钱人,少奋斗十年”的择偶心理,媒体虑及公众形象,还不敢明目张胆地表示鄙视,网络暴民倒是口无遮拦地表示了自己的愤恨,无非就是“爱慕虚荣”、“嫌贫爱富”之类,更有恶毒的人声称这样的女人得不到幸福。近日,网络上关于“农家女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的争论,再次引起众人的口诛笔伐。
不能否认,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物质化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然一个现象之所以能称之为社会现象,显然不是哪一个人或者群体决定的。如果将这一现象完全归咎为当代女大学生的世俗化、功利化,明显高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影响力。现在的人都不是傻子,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难道不知道男人靠不住?
然而,残酷的现实让她们没有选择。现在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也越来越严重,社会提供给女性的广阔天地日益狭小,试问她们如何大有作为?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女人是作为生育工具,如今,女人是作为消费工具,从实用主义到消费主义,女人始终是工具。作为工具,就无法摆脱附属地位。受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压迫已久的女人,逆来顺受的心理基因已经根深蒂固,在外界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怎能不逃到男人宽阔的臂弯中去?
我很奇怪那些好为人师的说教者,你们到底出于什么心理鄙视女大学生想嫁有钱人的想法。中国现在也算是磕磕巴巴步入市场经济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在这样的社会,一个勤劳、上进、智慧的人必然会有所获。事实证明,那些有着强大责任心与自信心的人,事业上往往都很成功。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财富的确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请问,勤劳、上进、智慧、责任心、自信,难道不是优良素质吗?不找具备这些优良素质的人做老公,找谁呢?难道真的要嫁给乞丐才算称得上高风亮节,才是将爱情隔绝于铜臭之外?似乎有钱人都是不学无术的暴发户,似乎有钱人就是花花公子,似乎你嫁给了有钱人就没有幸福可言了。问题是,人家说想嫁个有钱人,中心词还是人啊?又不代表就是要嫁给钱!所以我很惊诧,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加以指责的人,究竟是缘于现如今中国富人为富不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还是归因于国人有历史传统的仇富心理?
爱情是神圣的,不容沾染一丝铜臭气息。但人是世俗的,人总要吃饭喝水穿衣吧,总要生存吧?身为一个俗人,想要获得超凡脱俗的爱情不经过一番修炼恐怕不行。相信很多凡夫俗子是受不了修炼的,所以爱情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状态。状态是什么?就是只会存在于某一时间段,而吃饭喝水穿衣是什么?是常态,是只要你想活下去就不得不去考虑的事情。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如果两个人纯粹因为爱情而步入婚姻,离婚的可能性才高呢!激情是暂时的,生活是永久的,生活中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矛盾尤其突出,常言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呀!
其实,多元社会就是允许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前提是他必须能够承担后果。如果那些女大学生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这一选择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指责她们。如果不幸福,那也是她们的选择,种瓜得瓜。何况,幸福本来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又怎么能妄下结论认定别人得不到幸福?
另:2008年9月6日下午出身农家的女大学生发帖《宁做三奶,不嫁穷人》,3天引来70多万高点击率。产生共鸣、支持她的网友占到绝大多数,对此现象,以上文章是中国青年报的褚巍巍的看法,也是一部分人的声音。
《宁做三奶,不嫁穷人》,这是网友“我是农家女”帖子的题目,这个9月6日下午发在某论坛的帖子,在该论坛迅速蹿红,并被其他论坛疯狂转帖。不到三天点击率飙至70多万,回复达2700多个,更令很多人意外的是,网友中选择顶帖(支持)的占4100多人,而踩帖(反对)的仅有740多人。带着无奈,甚至有些绝望,她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奋斗,还有其间的挣扎。华商报做了报道以及评论,读后令人深思……
“上大学后才吃到生命中第一根油条”
“我知道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骂我,但请有精力骂我的人仔细看完下面的内容,再考虑我是不是该骂。”一开始,她这样说道。
这个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女孩,家在北方一个很偏僻的农村。用她的话来说,那是一个“真正的农村”。没有公路,离最近的汽车站还有20公里,在村内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并且泥浆里随处可见各种牲畜的粪便。
在这样的一个村子中,村里人一年到头几乎没吃过新鲜的蔬菜。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那里的土地只生产萝卜和白菜,二是这两种菜通常也腌着吃。她说,“别告诉我腌着吃不好,应当炒着吃。”村里的人怕费油,轻易不炒菜。所以“我到了大学食堂才吃到生命中的第一根油条”。
由于没钱治病,她和家人眼睁睁地看着爷爷死在了医院。更令她感到悲观的是,成长了近三十年,她看不出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而她的家庭,共有五个孩子,身为老大的她,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为什么那么穷,还要生孩子?“我是农家女”说,农村传统的观念和环境很难改变,妈妈在生弟弟前,家族和村里的人经常欺负她们。何况很多人也并不懂得如何避孕,她就亲眼看到母亲“吃烟灰避孕,怀孕后为了流产用绳子勒”。
"三个妹妹全部辍学换来我的学业”
作为全村乃至全乡最早的、惟一的一名女大学生,“我是农家女”很感激自己的父亲。父亲是退伍军人,在村里也算见过世面的。即便如此,在她看来,父亲能送她读小学,也不过是“让我识个字,出门能分清男女厕所”。
之所以没像其他孩子一样早早辍学,一是她功课优异,让父亲“看到了走出农村的希望”;二是她一边读书,一边编草辫(注:用麦秸秆编成辫子,用来做草帽的原材料)挣钱。一盘草辫两角钱,每天她能编五盘。
只有她挣钱还不够,能读到大学,还少不了全家人共同的努力:三个妹妹全部辍学打工,最小的妹妹七岁时就跟着爸爸去砖厂拉砖。“我是农家女”上大学时,还是公费,只要考的分数够高,学费还可以承受。所以卖掉家中一头大肥猪换来的600元钱,让她能够顺利入学。
求学之路的艰辛,家庭背景的贫寒,让她在学校里“每天吃馒头咸菜,只穿校服,更不懂用什么化妆品”。她说自己到了大学才明白“穷是多么可耻的一件事”,曾经,有个同学的妈妈找到学校要调宿舍,说她的宝贝女儿不能跟一个小乞丐住在一起……
“毕业后的多次失业最怕的是生病”
好不容易毕业了,学校不再包分配。“我是农家女”只能自己找工作,只能留在城市,因为“家里的条件已经无法适应了”,更重要的是,读了那么多年书,再回农村会成为反面教材,成为村里人“不让自己孩子读书的借口”。
后来弟弟也考上了大学,为了弟弟的天价学费,为了母亲的医药费,她辗转过很多城市,做过很多工作,却渐渐感到绝望。“我真的想到了死,我感觉活着好难,以前活着一心想读书,想出来找个好工作挣钱养家。但是一个长得不算好、英语又不好(我们农村的学校是不教英文的)的女子想找个能挣钱的工作太难了,我又不想去放纵自己,所以一下子感觉没了目标,生活变得毫无意义。”
最终,听说上海工资高,她到了上海,找到一份公司文员的工作,一个月1800元。每月交给家里800,合租房加上水电600,剩下400留做生活开销。她说自己最怕的是生病,一次因为营养不良晕倒,被送到医院后花了一千多元钱,“没病死差点吓死”。
你的另一半不想结婚该怎么办?01-21
有些爱情不需要表白01-21
和女老师的销魂之夜01-21
盘点刘德华的风流韵事01-21
两性:从爬山看男友是否爱你01-21
10种常见的眼神秘密。01-21
恋爱男性类型全解析01-21
面对前任的纠缠我该怎么办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