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里,男女之间的异性恋爱不单是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还是制度化的社会结构,它透过大众传媒、教育、法律、道德和宗教等不同层面自我强化。
法律固然只接受男女异性恋婚姻家庭组合,在社会的固有意识上,情歌、小说、电影、图片和教科书等,几乎每一种媒介都已各自把男欢女爱的恋情建构为唯一的现实选择。至于除了异性恋以外的性取向,媒介最普遍的处理方式就自然是采取“遗忘”、“压抑”、“视若无睹”的做法,把它当作“不存在”。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恋爱就等同于一男一女相爱,婚姻也只是一男一女的结合。
比如,对女子而言,“恋爱”其实就是爱一个男人;“性”就等于和男性发生性关系;而“婚姻”就是嫁给一个男人……
在这种“唯一选择”的制度下,这一切仿佛是天经地义,是铁一般的“宏观事实”。而“主体”自幼耳濡目染的是一男一女相恋神话,也就逐渐懂得自我制约,进而转过来强化和巩固这种“既定恋爱制度”的绝对性和合理性。
可是,我们的现实世界里却不完全是这个样子的,不管是先进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督教国家还是佛教国家,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看着这样的事情上演:同性恋、变性、双性恋……,证明地球上的人类性向,绝对不是单一的,只是被道德、法律、教育等教条覆盖了异性恋以外的性向。在性观念越来越开通的今日,在许多国家,性向问题,已经开始突破了许多忌讳,它已经不再是禁区,越来越多人开始在讨论:除了异性恋,难道不能有第二种选择吗?而在马来西亚,我们是否也到了这种境界呢?它有公开讨论的空间吗?
最近,由本地创作的影画戏舞台剧《越界》,就是尝试利用戏剧的艺术创作来探讨异性恋以外的性取向。从整体而言,这出舞台剧要带出的一个信息是:当人的爱情开始走到无性别年代时,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为了深一层探讨此课题,本期《新观点》特邀几位剧中的演员,阐明此舞台剧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主持人赵健华首先带出话题说:“这次的主题‘当爱情走向无性别年代’,指的并非是没有性别的差异。”
他说:“若是从整部舞台剧着眼,它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身边周围的人的性取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世俗的观念,把别人的性取向界定为他们喜欢的对象是什么性别。但是,事实上,当我们真正去追求一份正式的爱情时,性别的界限是否真的那么重要?我们是否应该走出性别限制的框框?”
“真爱本来就没有分性别,是人们把种种社会规范去把它强加区分,大家是否赞同这样的说法?同时,也请大家说说,什么是无性别年代?”
从事辅导工作的潘志明说,无性别年代是指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并希望加入爱情的阶段,应该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和不计较对方的背景。
他说,在封建时代,爱情本身就有很多的框框。男人就只可以爱女人,且还要同阶级,要父母允许,兄弟认同。但是,当时代不断的前进时,人类渐渐回到最原始的一面。人类的文明是从以前渐渐解放出来,例如阶级解放、种族解放、宗教解放,而现在性别解放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我们从整个大气候的趋势来看,亚洲的港台和西欧等一些国家,都已经进入这个时代了。我国则还停留在谈宗教和社会规范的限制,这已经是落伍了!”
电台节目主持人李志成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潘志明的说法非常正确,当爱情进入无性别年代时,要爱对方,你就是爱他,这可以是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附带条件及没有任何道德约束的。
他说:“当你爱上一个人,不管对方性别,不要因为这些客观因素而去否定一份感情。当你清楚这是真爱,就应该勇往直前的去发展,去实现。无性别年代其实就是回到最原始的感情状态。”
古代性生活姿势可能帮助到你11-24
青春期女性的性心理变化强烈11-24
女人看A片的人比男生多还是少11-24
男人和女人的性观念有什么区别?11-24
特殊的男上位11-24
你需要了解的最佳性爱频率11-24
女人你因为什么接受性生活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