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两千多年前出自孟轲老夫子的这句名言,至今仍为现代人所不断引用。尤其是在向性禁锢开战时,这句话更是成了锐利的武器。然而,这句话只道出了 一个基本事实,缺乏更深刻的思考。食欲和性欲,不仅人有,其它动物也有,而且似乎比人更强烈。但同样作为本能,人和动物却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动物完全依照本能行事,人却要让自己的本能接受理智的制约。假如动物“赴宴”,它们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快朵颐;而经过数千年的文明进化,人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社会行为规范,一般情况下,宁肯一时饿肚子也不会轻易打破。
从本能的角度来说,“食”(吃饭)是为了维持生命,“色”(交配)则为了延续生命。如果说,对这两个本能的反映,在“食”方面,人和其它动物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的话,在“色”方面却大相径庭。一般的高等动物通常只在一天、一月或一年的某个时期有性的欲求,也就是说,有固定的发情期,过了这段特定的时间就绝不会有“非礼”之举。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非如此,他们的发情期消失或已经不明显了。人类对性的要求成了“全天侯”的--只要身体条件和环境允许,在性成熟后的人们不分昼夜、日月和季节,过性生活的欲望随时都可以迸发出来并付诸实现。有人统计过,一对白头偕老的夫妻,一生中会过将近3000次性生活(性交)。如果响应“一对夫妻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999次性生活就不像其它动物那样单纯为了生育。2999比1这个比例不可能十分精确,因为性生活的频次因人而异,其间的差距难以量化。但这一比例却有力地说明,人类的性生活肯定别有目的。
那么,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人们在性生活中究竟是要得到什么呢?
我们还是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来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生物越是低级,追求生殖的性本能就越强烈。有些低级生物甚至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性活动,而是通过体外排精、排卵来完成其繁殖过程。相反,越是高级的动物,性敏感区就越大,也就越追求性的快乐。人类尤其如此。早在19世纪,弗洛伊德提出了“唯乐原则”这一人类性行为的动机。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写到:“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欢乐,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有一个无意识系统,储藏有力比多能量,即性本能及其发泄欲(兽欲)。这种动物性的性发泄欲只认识、遵循一个原则,即“唯乐原则”。因为在力比多能量的释放(满足性欲)中,人会获得快乐,它仅仅理会快乐。人为了获得快乐,总是迫切地寻求让力比多伺机释放。近年来,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也得到了充分的科学论证。
20世纪末期以来,人类社会的性观念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使人们从繁重的机械化劳动中摆脱出来,开始拥有更多的闲暇;越来越多的人口不再受贫困的威协。这些变化也反映在性生活方面。弗洛伊德等一大批心理学和性学大师的人类性理论,对性道德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相对自由地表达性需求成了普遍追求的风尚,性的快乐成了一种新形式的消费品,过去那种苛求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性伦理观念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避孕措施及其工具的精益求精,使得人们在尽情享受性的欢乐之后,不必有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后顾之忧。而伴随社会进步出现的妇女解放(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增加了她们接受教育和经济独立的机会,其角色渐渐扩展到家庭之外,因而女性在性活动方面大大减轻了对男人的依附感和从属感....其结果是,越来多的人开始接受这样的观点:性快乐是性生活的直接目的,充分发泄、享受性快感是性生活的直接追求。
从生物学上讲,“唯乐原则”无懈可击。人类性器官丰富而敏锐的感觉神经,人体性敏感区域的不断扩大,都从解剖学的角度对它做了充分的诠释。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具体的性实践,很多人就不以为然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只能从性表现的另外两个层面,也就是心理和社会层面上去寻找答案。
女人又有几个“好东西”?01-20
处女的乳头一定是粉红色?01-20
婚姻猎头 高价能否找到幸福01-20
丈夫残旧的生育观 苦了妻子01-20
女性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慰01-20
婚前性行为请设好性底线01-20
80后 贞操在一夜情中溃败?01-20
星座女郎,谁是最佳新娘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