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俗称脑瘫,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就患上脑瘫这种病。那么你知道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吗?什么因素会导致小儿脑瘫呢?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小儿脑瘫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目录
1、小儿脑瘫的病因 2、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
3、小儿脑瘫的症状 4、小儿脑瘫怎么检查
5、小儿脑瘫有什么先兆 6、小儿脑瘫鉴别诊断
7、小儿脑瘫如何治疗 8、小儿脑瘫的危害
9、小儿脑瘫如何预防 10、小儿脑瘫吃什么好
11、小儿脑瘫如何护理
小儿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小儿脑瘫的病因
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
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1、脑瘫的发病诱因可能是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孕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早期绒毛膜、羊膜及胎盘炎症、前置胎盘、先兆流产。
还可能与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因素有关。高产次,高孕次,有死胎死产史,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妊娠反应重、脐带绕颈、急产,不恰当助产,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等原因。
2、急性胎儿宫内缺氧,主要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急性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原因有产力异常。
脐带异常脐带过长或过短、打结、缠绕、脱垂、扭曲以及脐带附着异常等,胎盘附着异常如前置胎盘,以及难产、急产、异位产、异常先露、内倒转术、产钳、胎吸助产、头盆小称以及催产索、止痛药与麻醉药物使用不妥等,都可能引发小儿脑瘫。
3、胎儿宫内慢性缺氧,胎儿期缺血、缺氧是小儿脑瘫,重要的危险因素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重度贫血、各种心、肺、肝、肾疾患、糖尿病以及并种感染等疾病影响,胎盘血流灌注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外伤、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吸入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儿的心、肺发育异常所致的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等均与,小儿脑瘫明显相关。
如果孩子不幸被确诊断小儿脑瘫,请家长切勿放弃治疗,要立即带孩子到有条件的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切忌乱投医。
脑瘫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用耐心打"持久战",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良好的家庭护理也是脑瘫患儿康复的保障,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并且还要配合康复治疗。
研究证实,所有脑瘫儿童可以从早期教育和训练中得到帮助,有利于他们的发育,只要我们像抚育正常孩子那样,抑制其异常动作姿势,促进其正常运动发育,努力防止挛缩和关节变形,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作用。
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
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
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
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
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小儿脑瘫的症状
1.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外系,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
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摇动,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协同运动能力极差。
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病理反射。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2.痉挛型
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折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着。
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
行走时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受累肢体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痉挛型脑性瘫痪又可分为四肢瘫、偏瘫、三肢瘫及单瘫等。其中以四肢瘫或偏瘫较为多见,其他类型少见。
3.共济失调型
这种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4.其他类型
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不亢进。
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进。
震颤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5.合并癫病
脑性瘫痪患儿常由于较广泛的脑损伤引起,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者较为常记。例如,25~80%的患儿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儿合并癫病,并有少数病例合并语言障碍或感知觉及行为异常等。
脑瘫的症状表现很复杂,痉挛型偏瘫主要表现为一侧肌体受累,痉挛性双瘫主要表现为下肢肌张力增高,痉挛性双瘫主要发生在早产儿身上,痉挛性四肢瘫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都增高,不随意运动型的主要症状为语言障碍等。
小儿脑瘫怎么检查
1.对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在21号染色体长臂21q22区带为三体时,该个体具有完全类似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相反,该区带为非三体的个体则无此典型症状。
由此推论,21q22区可能是小儿脑瘫的基因关键区带,又称为小儿脑瘫区。按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将小儿脑瘫患儿分为三型:
(1)标准型
占全部病例的95%。患儿体细胞染色体为47条,有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核型为47,XX(或XY),+21。
(2)易位型
占2.5%~5%,患儿的染色体总数为46条,多为罗伯逊易位,是指发生在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相互易位,多为D/G易位,D组中以14号染色体为主,即核型为46,XX(或XY),-14,+t(14q21q);少数为15号染色体易位。
这种易位型患儿约半数为遗传性,即亲代中有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另一种为G/G易位,较少见,是由于G组中2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t(21q21q),或1个21号易位到1个22号染色体上。
(3)嵌合体型
占本症的2%~4%,患儿体内有2种或者2种以上细胞株(以2种为多见),一株正常,另一株为21-三体细胞。
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正常细胞所占百分比有关,可以从接近正常到典型表型,21-三体细胞株比例越高,智力落后及畸形的程度越重。
2.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小儿脑瘫产前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唐氏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妇需要确诊胎儿是否为小儿脑瘫患儿。
目前产前诊断最常用的技术是羊膜腔穿刺技术,即在B超引导下,将针通过孕妇腹部刺入羊水中,抽取羊水,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
适宜孕16~20周的孕妇。除羊膜腔穿刺术外,进行产前诊断的技术还有绒毛活检、胎儿脐静脉穿刺、胎儿镜检查等。常见核型与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相同。
3.荧光原位杂交
以21号染色体的相应部位序列作探针,与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杂交,小儿脑瘫患者的细胞中可呈现3个21号染色体的荧光信号。
若选择小儿脑瘫核心区的特异序列作为探针,进行FISH杂交分析,可以对21号染色体的异常部位进行精确定位,提高检测21号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精确性。
4.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
采用测定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进行小儿脑瘫筛查的探索已有多年,这是一种怀孕中期指标(13周以后)。
根据这3项(也可测定HCG和AFp两项)血清学指标以及孕妇年龄、体重来推算怀有小儿脑瘫患儿的风险率,根据风险率的高低再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
5.常规做X线片、超声、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部分患儿可发现先天性心脏病,骨龄落后,脑电图异常等改变。
小儿脑瘫有什么先兆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
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头围异常
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4.固定姿势
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5.不笑
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6.手握拳
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7.身体扭转
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垂体外系损伤。
8.头不稳定
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9.斜视
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0.不能伸手抓物
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1.注视手
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
小儿脑瘫鉴别诊断
1、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
本病于婴儿期起病,多于3~6个月后出现症状,少数病人生后即有异常,表现为上下肢呈对称性无力,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哭声低微,咳嗽无力,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本病不合并智力低下,面部表情机敏,眼球运动灵活。
个别小儿运动发育如坐或走等暂时未达同龄正常水平,但这种落后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后可达到正常水平。
除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外,无其他异常表现,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反射,易与脑性瘫痪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
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
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7、与三体综合征相鉴别
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根据其特殊面容及异常体征一般诊断不难。
但有些病例新生儿时期症状不明显,只表现活动减少,面部无表情。
对周围无兴趣,肌张力明显低下,肌力减弱,有时可误认为是脑瘫肌张力低下型,但本病膝反射减弱或难引出,这是与脑瘫明显的不同点,而且Moro反射减弱或引不出。确诊本病可查染色体。
8、与先天性韧带松弛症相鉴别
本病主要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尤其是独自行走延缓,走不稳,易摔倒,上下楼费力。
有时误认为是脑瘫,但本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可过度伸展、屈曲、内旋或外旋,肌力正常,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不伴有智力低下或惊厥。有时有家族史。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好转。
9、运动发育迟缓
有些小儿的运动发育稍比正常同龄儿落后,特别是早产儿。但其不伴异常的肌张力和姿势反射,无异常的运动模式,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反射。
运动发育落后的症状随小儿年龄增长和着重运动训练后,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
10、先天性肌弛缓
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时被误诊为张力低下型脑瘫,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11、智力低下
本病常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原始反射、vojta姿势反射、调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异常,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落后的症状较为突出,肌张力基本正常,无姿势异常。
小儿脑瘫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
严重的小儿脑瘫患者可予以恰当的手术矫治。常见的有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2、药物治疗
本症的治疗无根治方法,药物也是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酚、安定等。
及时治疗合并症。对有视听障碍者及时矫正,有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智力低下者进行特殊教育,有癫痫发作者应积极用药物控制发作。
3、康复治疗
以纠正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恢复正常运动发育为主,应采用理疗、体疗、手术疗法等多种措施进行矫治和训练。
对于运动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体疗、理疗等。按摩、针灸、推拿等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
全面关心患儿,注意生活护理及营养保证。
4、心理疗法
与患儿交谈, 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 进行诱导和启发, 调整病态心理, 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5、针灸治疗
体针:主穴百会、大椎、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关元。智力低下加四神聪、印堂;下肢瘫痪加环跳、秩边、阳陵泉;腕下垂加外关、阳池;足内翻加绝骨、昆仑。
足外翻加三阴交、太溪。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4~5个,予补法或平补平泻,不留针,每日1次,2~3月为1疗程。停1~2周后,可继续第2疗程。
头针:主取运动区,可酌情配取语言二区、三区,视区,平衡区,舞蹈震颤区等。用26或30号针,快速捻转针柄,每分钟200次,持续2~3分钟,留针5~10分钟,再重复上述治疗,捻针2~3次,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中应注意严格消毒,避免头皮感染。
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6、推拿按摩法
头部选百会、印堂、太阳、风池穴,上肢选肩井、曲池、尺泽、合谷穴,下肢选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太冲、昆仑穴。失语加哑门、天柱穴;舌斜视加瞳子、睛明穴,此外必须加推督脉。
施术顺序为四肢-头-脊柱。手法宜平稳,由轻渐重,以不引起肌肉痉挛性收缩为要。一般先用摩法,逐渐改用揉法、滚法,推四肢时,由肢体远心端逐渐推向近心端。每次15分钟,隔日1次,3月为1疗程。
7、综合康复医疗
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如下:①手术;②矫形器;③水、电、光、声疗法;④语言、交流的治疗;⑤运动功能的治疗;⑥ADL训练。
8、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
(1)儿童脑瘫运动疗法的共同目标
①尽量使用正常方式运动。
②使用双侧身体。
③在卧、坐、跪和站立时保持伸直位。
④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和活动。
⑤预防畸形。
(2)各型儿童脑瘫的训练目标
①痉挛型
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
②手足徐动型
用手抓握动作训练以稳定不自主的动作,如果异常体位变化不定,按痉挛型的目标做。
③共济失调型
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稳定的抖动,尤其是双手。
9、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中的水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脑瘫。利用水的温度、水静压、浮力等机械刺激和化学的刺激如水中溶解某种药物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水疗法。
借助水的浮力以减少自身重力影响,运动障碍者在水中进行辅助性或抗阻性运动锻炼,促进小儿发展正常的运动模式和自控能力。水波对身体的冲击能起到按摩作用,减轻肌痉挛。
水疗也可促进肌张力低下患儿进行肌肉活动。大部分小儿喜欢玩水。因此,水疗易被患儿接受。
小儿脑瘫的治疗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在生活中做好对疾病的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该病导致的危害,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治疗之前首先要了解小儿脑瘫的症状,根据小儿脑瘫的症状来进行一些对症治疗,这对孩子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1、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发育落后,不能达到上述相应月龄孩子具备的能力。
2、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这是小儿脑瘫患儿症状表现里面比较明显的一个。
3、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
4、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这是小儿脑瘫患儿的症状之一。
小儿脑瘫的症状一旦出现,大家就要及时的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根据小儿脑瘫的症状选择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该病导致的严重危害,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语言中要素的理解表达是沟通能力的基础,也是儿童语言沟通发展的目标,先由发声游戏、语调练习一再进入仿说单词、双词一扩展语汇量与质一增进语法、语用能力一使用完整的句自动表达一回答复杂的问题,最后能描述整个事情的经过。
所以,对脑瘫儿童来说,语言训练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唇、舌功能训练操:本操的研究设计是以语言发育神经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学、语音学、语言病理学等基础理论为依据,由简至繁进行第一、第二套唇舌功能训练操。
构音障碍训练包括:放松疗法、呼吸训练、发音器官的运动训练;发声训练、持续发音、做克服鼻音的训练、训练患儿控制音量、音调与韵律、交流辅助系统等。
仪器训练:仿照正常儿童的构音与发音模式进行训练。应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语音工作站、启音、启智与音乐治疗仪等。
家长可以让脑瘫小儿吹气球、喇叭等,训练其呼吸;母亲训练患儿发音最好的方法是示范和模仿;强调声母发音训练,放慢言语速度,多用鼓励性语言避免过多纠正。
最后提醒一点,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治疗同样提倡早期开展,力争在6岁前,即语言关键期前进行,这样的效果更为理想。
小儿脑瘫的危害
1、引发癫痫
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癫痫不仅妨碍脑性瘫痪的疗育,并且反复的惊厥有增强脑损伤的危险。
2、引发健康和体力的障碍
脑瘫的后遗症有哪些?脑瘫病儿一般身长较正常儿童矮,营养亦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还有咀嚼、吸吮、吞咽障碍和流涎,都给儿童带来不利影响。
3、引发智力、情绪及行为障碍
脑瘫的后遗症有哪些?脑瘫并发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动,自闭亦多,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智商测定困难。
4、引发语言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的语言障碍发病率为65%-95%,其中四肢瘫患儿发生率较高,往往以吸吮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为先导,表现为发音不清、构语困难、语言表达障碍、甚至失语症等。
由于发声、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和四肢运动障碍、听觉障碍、智能和生长环境等原因导致。
5、引发学习障碍
脑瘫的后遗症有哪些?脑瘫患者由于脑部损伤,视力、听力、语言、智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强,常闹情绪,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6、引发牙及牙馈问题
脑瘫儿童容易患牙齿和齿龈疾病,而且治疗困难。一是由于实际上牙齿病多,另外因为小儿不易合作和异常运动、紧张等,很少接受齿科治疗。
脑性瘫痪患儿牙齿疾病中多见的为龋齿,以及由于使用抗痉挛药而致的齿跟增生、牙服炎、齿列及咬合异常等。
小儿脑瘫如何预防
1.怀孕时
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
2.怀孕后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保证营养,防止早产。避免不必要的服药。按预产期选择好产院,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
3.婴儿出生后
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
4.鼓励母乳喂养
为婴儿进行一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5.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
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6.发热病儿
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
7.适当补水
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如果腹泻严重,应及时就诊。
8.注意脑部病变
对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哺乳不良,惊叫不睡,肌肉过软或过硬者应注意脑部病变。
9.实行婚前保健
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10.搞好孕期保健
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孕妇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要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避免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及接触猫、狗;避免辐射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最好少看电视及操作计算机,如因为工作需要,可以穿着防辐射的衣服,减少辐射。
小儿脑瘫吃什么好
甘草小麦大枣汤
配料: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
制作:将3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共两煎,合并煎液。
用法:每日2次,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功效:健脾益气,平燥缓急,可降低大脑兴奋性,使人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百合熟地龙齿汤
配方:百合15克,熟地15克,龙齿15克。
制作:龙齿先煎40分钟,再入百合、熟地同煎煮,取汁饮。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用于精神涣散,多语多动,烦躁易怒,好冲动,睡眠不安,舌质红,脉细数或玄细之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型小儿多动症。
参枣桂圆粥
配方:党参15克,炒枣仁15克,桂圆10克、粳米150克,红塘适量。
制作:将党参、枣仁纱布另包,与桂圆、粳米同煮成粥,加糖即成。
用法:每日2次。
功效:用于精神涣散,多语多动,面色少华,身疲乏力,纳少体瘦,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等心脾气虚型小儿多动症。
龙眼肉粥
配方:龙眼肉10克,合欢花5克布包,莲肉20克,粳米50克。
制作:将上4味加水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餐服1次,乘温食。
功效:用于小儿虚劳羸弱,健忘,贫血,多动多语等症。
小儿脑瘫如何护理
一、皮肤
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脑瘫患儿往往长时间卧床,侧卧位适合各种脑瘫患儿,护理人员常帮助患儿翻身,白天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或继发其他感染。
二、饮食
在对脑瘫患儿进行饮食护理时,应为其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
喂食时应保持患儿头处于中线位,患儿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的境地。如患儿进食的热量无法保证,可进行鼻饲。
护理中应详细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要细嚼慢饮,避免粗糙的食物,选择易肖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并在色、香、味上加以调整,以保证患儿的营养供应。
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多食滋肾养肝,健脾胃养心血之品,常饮骨头汤;多食桂圆、大枣、莲子、黄芪、党参、胡桃、山药等以达强筋健骨,补益脾胃的功能。
对于心脾两亏的患儿,应根据其脾胃吸收功能,逐步加强饮食营养。可用茨实、薏米、山药、北芪煲瘦肉汤,或茨实、薏米、肉汁煮粥服用等,耐心喂服,保证能量供给。
施以调整情志的饮食以使患儿心情愉悦,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应避免引起脾气的食物。
对家长宣教在喂食时多亲近患儿,亲切称呼孩子,播放轻松型音乐能使手足徐动症患儿放松,刺激型音乐有助于痉挛的缓解。
让患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的进食状态。婴儿应以母乳喂养为主,人工喂养应注意乳食的质量、适时增添辅食,保证充足的营养。
1、不要吃油炸、辣、油腻、辛热、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难消化的食物,因小儿体质多热,再食油炸等辛热食品易引起热病。
2、不宜滥食温补,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只宜滋养清润食物。
3、不要过多食糖,因口腔内的细菌会使糖发酵,易患蛀齿而影响食欲。
4、不要偏食,因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
5、不要过多食用姜、葱、味精、胡椒、酒等调味品。
三、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脑瘫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训练。
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通常坐着脱衣较为方便。为患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一般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
要注意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随年龄增长教会患儿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预示,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裤子的动作等。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到底有有哪些了吗?你知道患上小儿脑瘫应该怎么治疗才最有效果了吗?小儿脑瘫虽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尽快地采取治疗措施,平时做一些预防的工作,一定会远离疾病困扰。
最适合宝宝食用的十款养生营养粥11-25
五个月宝宝辅食食谱 宝宝的辅食食谱怎么做11-25
宝宝吐奶该怎么做11-25
宝宝吃什么可以增强免疫力 吃这些对宝宝好11-25
宝宝睡觉不吃奶 宝宝不爱吃奶的原因11-25
婴儿睡眠 宝宝睡得香怎么做11-25
儿童补钙食谱 儿童补钙的小偏方11-25
春季宝宝食谱 适合宝宝断奶时吃的食谱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