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什么信息了呢?作为一个个体,当然你最清楚自己的环境遭遇,你最明白自己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但你看不到别人的,尤其是难以了解别人的不幸遭遇,因为在公开的场合,谁不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露出来呀。因此,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世界上那个最倒霉的人。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整天祥林嫂一般抱怨:我怎么这样倒霉?生活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活得光鲜亮丽而我不行?……仿佛他(她)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同时,我们很少看到另外一类人,整天欢呼雀跃:我怎么这样幸福?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我?……这样的人即使看到了,我们也觉得似乎是神经兮兮的一个人。其实,不用说别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度,都会有一些不如人的感慨,这是人生常态,要不然,生活的抱怨也不会如此之多。那么,为什么大家都感觉自己那么不幸呢?
在心理学上,存在一个知觉显著性的概念,意思是那些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常常被认为是更为重要的信息,换言之,你关注到什么什么就重要。心理学家为此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要求两名男生进行一段对话,其他人进行观察。实际上,这两个对话者是实验的同谋,对话的内容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每一轮的实验中,都有6名真正的被试,他们坐在指定的位子上,围绕着两人对话。
其中的两人分别坐在两名对话者的两侧,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名对话者;如,观察者A+B;另外四名观察者分别坐在两名对话者的后方,他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一名对话者的背面以及另一名对话者的正脸,如,观察者A或观察者B。
对话结束之后,研究者要这些观察者说出,在对话过程中谁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虽然这6名观察者看到的是同一场对话,但答案却不相同,谁最有影响力呢,他们看得最清楚的人最有影响力。具体地说,观察者A认为角色A更有影响力,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观察者B认为角色B更有影响力,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至于A、B都看到的观察者A+B,则认为两个人的影响力差不多。因此,如知觉显著性概念所预期的,我们注意到的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信息。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什么信息了呢?作为一个个体,当然你最清楚自己的环境遭遇,你最明白自己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但你看不到别人的,尤其是难以了解别人的不幸遭遇,因为在公开的场合,谁不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露出来呀。因此,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世界上那个最倒霉的人。
另外,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用心理学上“当事人/旁观者差异”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观念认为,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人们习惯于做性格归因,即别人遭遇困难是因为他(她)人品差;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更注重情境因素,即自己遭遇不幸则是因为老天不公。这样,别人倒霉是罪有应得,而自己倒霉则是天妒英才,我们就更感觉自己委屈了。
其实,千人千般苦,别人不晓得。我们觉得自己痛苦其实是没有看仔细别人的挫折,你比下面的人更痛苦吗?
有这么个人,也许你知道他。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下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里憔悴,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仪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没有成功。直到17年后的1860年,历经更多的磨难和失败之后,这个人当选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是阿伯拉罕。林肯。可是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1865年,他被暗杀了。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真实的更夸张而具有戏剧性的案例:
那是一个14岁的男孩。8岁那年的11月,他的母亲突然去世。9岁那年的11月,他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10岁那年的11月,他骑自行车时发生车祸,造成头骨断裂,还伴有严重的脑震荡。11岁那年的11月,他从天窗跌了下来,造成臀部骨折。12岁那年的11月,他从滑板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骨折。13岁那年的11月,他被汽车撞伤,造成骨盆断裂……看了这个案例,你还觉得自己最倒霉吗?
最后,我们再回忆一下《多拉A梦》中的大雄同志:
据不完全统计,大雄在《哆啦A梦》全集中一共被胖虎揍173次,被老师骂60次,被妈妈骂了327次,被狗咬23次,掉进水沟14次……你心情好多了吧,大雄那么倒霉,还这么乐观地活着,向大雄同志学习吧。
自杀之死轻如鸿毛11-02
轻度忧虑者死亡风险也很大11-02
担心!男性恋母情结致性自卑11-02
独居者多为交际疲劳11-02
你会害羞吗11-02
孩子负担过重与家长心理11-02
探秘:青春少女逆反心理根源11-02
家属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