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母婴 > 早期教育 > 父母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父母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更新时间:2024-10-31 18:22:42

  孩子说话时,你有没有因为缺少耐心而打断孩子?有没有孩子刚说一句话,你听得不舒服就训斥孩子?请耐心一点,让孩子把话说完,也许你会发现孩子下面说的出乎你的意料。

  场景一:要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的亮亮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亮亮:“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亮亮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专家点击:

  7岁之前的儿童,其抽象思维仍在发展中,对逻辑的理解仍存有肤浅性,大部分时候,很难将逻辑关系灵活运用。因此,儿童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会从他(她)觉得最令人兴奋的地方说起,而不是遵循时间顺序、前因后果的逻辑来说。有的时候,这种说话方式难免让父母心里一紧。有些急性子的父母便会着急询问,语气严厉,甚至根本不问清楚事情原委,劈头盖脸先教训孩子一通,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本故事中,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场景二:再也不想去幼儿园的明明

  下班回家,明明就冲妈妈大声地叫:“我恨小王老师,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当时,妈妈真想冲口而出:“没那回事,老师总是为你好,幼儿园怎么可以不去呢?”但妈妈还是按捺住了激动,心里默数了几个阿拉伯数字后,以轻描淡写的口吻说了句:“哦,是吗?”静静地洗耳恭听他的下文了。过了一会儿,刚才还怒气冲冲的明明,靠近妈妈,说:“妈妈,今天我犯错误了,和小朋友抢玩具了,被小王老师批评,真是羞。”听了他的话,妈妈才舒了一口气。

  专家点击:

  其实孩子是不需要妈妈的任何言语的,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听者,发泄内心的不平衡。庆幸这个妈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给了孩子把话说完,发泄不满的机会。

  如果妈妈急性子,听孩子说半句就教训一通,这往往有点小题大做,而且会在孩子心中形成“喜怒无常”的形象,也会极大的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因为,此时情绪化的想法只是小孩子发泄自己愤怒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说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孩子愤怒的情绪无处发泄,在家中会显得很听话,实则心中有郁闷之气,还会怪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和自己“一条战线”。这样下去,首先影响的就是孩子的性格,孩子会逐渐的变得孤傲,其次便是亲子关系的疏远。

  场景三:感谢妈妈没有责骂的阿力

  阿力在幼儿园跟另一位小男孩抢玩具,被老师罚站了。回到家,他一股脑地向妈妈说起了这件事。恰巧妈妈那天嗓子疼得厉害,根本说不出话来。本来她觉得孩子做得不对,想插嘴批评儿子,可自己正在病中,所以只张了张嘴,没批评成。第二天,阿力从幼儿园回到家,扑到妈妈怀里高兴地说:“妈妈,昨天您那么理解我,没有骂我,太谢谢了。仔细想想,我跟小朋友抢玩具是不太对的,今天我已经向他道歉了。要是您昨天骂我一顿,我可能会越想越委屈。妈妈您真好!”

  专家点击:本场景中的妈妈可谓是“歪打正着”,因为嗓子疼不能说话而没有责骂犯错的孩子,而孩子却以为是妈妈理解他,从而对妈妈的理解心生感激,对妈妈表示感谢,这个妈妈如果有心,想必她以后会更多的理解孩子。

  对家长来说,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对孩子犯错误表示理解。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低,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也不是很到位。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示理解的同时进行教育,便会事半功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说服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站在对立面上的说服既会激发对方的逆反情绪,说服的内容也很难得到对方的认同。而在同一角度上的说服则会让对方感觉自己被他人接受并认同,因此,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说服观点。

  场景四:撒谎的欢欢

  妈妈和玎玎在奶奶家吃饭,玎玎盯着干炸带鱼,伸手夹过一大块,不料,失手将它弄丢在地上。妈妈责备道:“你这孩子怎么毛手毛脚的呢?”玎玎说:“地上的带鱼不是我弄的……”妈妈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丢块带鱼又不是大不了的事,你当那么多人面还撒谎?!”那顿饭吃得寡淡无味,不欢而散。?

  几天后,玎玎问妈妈要钱买玩具小汽车,妈妈说上星期才买的新汽车,怎么就给丢了呢?玎玎不再辩解,说那就不买吧。后来妈妈才知道,有一个小朋友家境困难,他把玩具车送那个小孩了。妈妈问:“儿子,你做的那是好事,怎么不告诉妈妈呢?闹得我误会你……”

  “妈妈,你容我解释了吗?每次我话没说完你就把我臭骂一通。就像上次在奶奶家,我丢了带鱼挺没面子,就想幽默一下,说是带鱼自己跑到地上去了。”

  专家点击:

  不仅成人知道保护自己的“面子”,小孩子也有“面子”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知“自尊”为何物。其实小孩子在建立自我认同的同时,自尊心也建立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孩子既要理解,也要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家长当众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感到丢了人,不仅家长的教育很难奏效,而且容易遭到孩子的抵触。

  本故事中,妈妈在众人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责骂,孩子当时没有说什么,是压抑了自己的情感,所以再次面对妈妈的询问时,孩子选择了隐忍而不愿和妈妈争辩,这对孩子的个性成长及其不利。如果妈妈让孩子把话说完,大家在孩子的幽默中一笑,吃饭的气氛还是其乐融融,孩子也觉得的得到了大人的尊重。

  请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她)有表达自己的权利,更有被理解、被尊重的权利。从孩子1岁左右开始说话时,父母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不仅能够鼓励孩子学习说话,锻炼他(她)的语言能力,开发孩子的言语智商,也是父母充分信任孩子的表现。

  学会控制情绪,耐心听孩子讲话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向孩子妥协”的过程。处处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理解孩子犯的错误;尊重孩子,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做事的动机是有他(她)的道理的。当感觉自己急于下判断或者要发火时,再耐心的听一句,听孩子讲清原委。

  疑问句询问而避免使用反问句

  听孩子讲话时,如果有疑问,请直接用疑问句询问孩子,而不要使用反问句。疑问句是就事论事的询问,反问句则带有一定的质疑情绪,会把孩子置于对立面而让孩子产生不被信任感。

  多多鼓励孩子的语言表达

  对于刚刚学会讲话的孩子来说,虽然他(她)们说话的内容很幼稚,而且经常在“编瞎话”。父母也要多听孩子说话,不要急于告诉孩子那是错的,而打断孩子讲话。3岁以前的幼儿,用“讲故事”的方式表明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此时,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用言语表达,开发孩子的言语智商。对于孩子幼年时期的“错误认识”,那是幼儿的思维特点,父母则应适时引导而不过度干涉。事实上,父母多陪伴孩子,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不仅对幼年的孩子重要,对童年期的孩子同样重要。这样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步骤。

父母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相关文章:

亲子的心理沟通 12句话要禁说10-31

孩子被宠坏的5个征兆10-31

每个家庭都不完美 美国家庭改善亲子关系10箴言10-31

宝宝太早背诗词反而会变笨10-31

让孩子学习毛笔字的好处有哪些10-31

造成自闭症的因素有哪些?10-31

让孩子摆脱孤独的5个技巧10-31

1岁宝宝开始学会反抗怎么办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