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 调节心态 拒绝做“心理奴隶”

调节心态 拒绝做“心理奴隶”

更新时间:2025-01-22 15:44:26

  目录:

  第一章:职场“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

  第二章:调节冬季情感失调症五方法

  第三章:研究发现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养生保健专家介绍说,有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冬季情感失调症,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职场“心理奴隶”的5种类型

  职场中常有这5种“心理奴隶”,比照一下,自己是不是属于其中呢?

  1、“别人怎样想”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对策:

  ①如果你在模仿他人之后能感觉到快乐,不妨尽力去模仿。否则,你就应该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②理智地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批评指责,因为职位越高,被人当作闲谈对象的机会也越多,被批评的机会也越多。

  ③与敢作敢为、乐于助人、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2、“注定失败”的奴隶

  这种类型的“心理奴隶”缺乏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很渺小,无法真正看清自己。他们经常抱怨“我没有好机会”、“我将会失败”、“周围的人都在跟我作对”、“领导没有看重我”……其实,思考本身就能左右事情发展,当一个人想要怎样时,他就真会变成那样。

  对策:

  ①经常使用良好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语汇暗示自己,就会增强自信心。平时尽量从“为什么能做到”方面着想,而不应围绕“为什么无法做到”打转。

  ②脑子里经常想着“我将要成功”、“我是一位胜利者”,这会增强必胜的信念,并努力寻找各种“有助于成功”的方法。

  3、“为时太晚”的奴隶

  这种“心理奴隶”通常认为在某一年龄阶段时就应当做某事情。

  比如有的认为自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只得听天由命。

  有的认为自己26岁已经太大了无法再进大学深造,有的认为自己40岁了,无法再婚。

  对策:

  ①不要理会年龄的限制,并从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榜样。

  ②不能苟且偷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4、“安全感”的奴隶

  许多人宁愿吃“大锅饭”也不愿改革,这就是典型的“安全感”奴隶。

  缺乏想象能力是“安全感”奴隶共同的心理特征。

  其实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消除不安全感的过程。

  对策:

  ①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②因为有风险才会有攀登,有困难才会有突破,有压力才会有奋起,有风浪才会有搏击。因此要学会面对种种困难和罕见、未知的事物。

  5、“过去错误”的奴隶

  心灵被过去的失败创伤所控制,害怕任何新的尝试是其主要特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们因失败而灰心丧气,不懂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过去错误”的奴隶会损害人的探索能力,让人裹足不前。

  对策:

  ①将失败看成一种投资,就不觉得是损失了。

  有人说爱迪生为了造出第一个实用的电灯泡失败了9999次,但他本人则认为自己发现了9999种无法适用的方法。

  ②如果能及时觉察出错误,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错误。

  调节冬季情感失调症五方法

  一是加强营养。

  寒冷环境中,体内氧化过程加强,肌体需要高热量,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

  所以,冬季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二是加强饮食治疗。

  饮食方面要多吃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牛肉、乳类、鱼类,并适当饮用一些茶水等饮料。

  通过调整饮食仍不能改善症状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

  三是精神调养。

  抑郁症患者要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

  同时,要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结交新朋友,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四是进行运动。

  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五是要多晒太阳,延长光照。

  冬季光照时间较短,是产生抑郁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影响到人的情绪,而光照抑制此激素分泌。

  因此,延长光照可防止和减轻冬季情感失调症,也有益健康。

  研究发现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报告说,追求美味享受或心理原因造成的饱餐和痛饮行为造就了今天西班牙40%的胖子。

  现在,冰箱在家庭普及,超市的规模扩大了一倍。西班牙萨拉戈萨市医院精神病学医生佩德罗·曼努埃尔解释说:“胡吃海喝的风气助长了饮食的附属目标,即吃东西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寻求愉悦。”

  报告说,通常新生儿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吃下第一口食物,当饥饿感消失时,婴儿会感受到极大愉悦,这种愉悦和母亲温馨的体味以及残留在舌尖上的食物味道和触觉联系在一起,于是食物和享受的感觉就永远地留在了记忆中。

  最近,科学家开始了新的研究,以辨明饥饿感和胃口之间的区别。饥饿感的产生是为了保障个体的生存,胃口则可定义为吃喝食物直到感到满足,而饮食病症的根本诱发因素应该是类似于渴望和痛苦一样的情感因素。因为寻求愉悦的原因,医生拒绝将暴食症归类为饮食病症,尽管他们也在努力避免暴食症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科学家希望找到负责人们在餐桌上行为的蛋白质,现在这方面研究已大有进展。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刺激人的食欲,另一类延缓吃喝过程并平衡脂肪的长期储存。

  但为什么人们想吃东西时会选择吃好吃的糕点、糖果而不是水果呢?根据研究,人在真正饥饿状态下爱吃咸味食品或乳制品,在悲伤和焦虑状态下则偏爱甜食。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说:“抑郁会刺激大脑中的激素机制,促使人们过量吃喝。”实验显示,对老鼠注射大剂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与抑郁症有关)会令老鼠对糖的嗜好增强3倍。此外,大脑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减弱人对诱惑的抵抗力。

  心理学家解释说,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例如快餐,会刺激大脑产生愉悦物质。因此比萨饼、饮料、薯片和热狗才令人嘴馋。

  报告说,当快餐和甜点成为家常便饭时,人体内的脂肪会增加并逐渐改变激素的功能,从而改变饥饿和满足的过程。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学,需要懂得一些心理学只是,也需要心理医生,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结语:生活中磕磕碰碰,起起伏伏,都会导致内心的不平静以及负面情绪,关注心理,想要更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调节心态 拒绝做“心理奴隶”相关文章:

考试紧张造成心理障碍 缓解考试压力有妙招01-22

被害妄想症症状有哪些?是怎么形成的?01-22

眼睛哭肿了怎么办 保持好心情是关键01-22

我们要的是执行力 把减压变成件浪漫的事01-22

细数:“暗恋”引起的不良后果01-22

心情烦躁怎么办 教你如何保持心情愉快01-22

清理淤积毒素 六招排毒法让你快乐一整年01-22

四十种减压妙招让你活得不累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