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大学生的健康心灵成长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心理咨询实践出发,通过对温州某高校近四年(2006年-2009年)的心理咨询个案(共1455例)的整理,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结果发现情绪情感问题最多共有530案例占36%,其次为学习问题共有306案例占21%,第三人际关系问题有291例占20%,第四是神经症问题有178例占12%,第五是新生适应问题有112例占8%,第六是家庭问题共有38例占3%。
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存在心理障碍占20%。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宿舍问题、社交问题,经常会引起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失调、交往嫉妒、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不少同学在入学时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一旦有小的挫折,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一再报怨其他同学太自私、缺少知心朋友,无法深交,就难相处了。不少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说别人的缺点与错误,这样让学生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
新生咨询较多
新生入学期间心理咨询人数猛增。笔者在统计中发现,大学生咨询人数每年均在第一学期(新生入学期间)远远高于第二学期的咨询人数。新生对大学新环境往往不适应,一些在中学还是佼佼者,但到大学后成绩一旦处于中等或中下,就产生心理落差,出现心理问题,如整天情绪焦虑、忧郁,人生失去了明确的目标、理想,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从2009年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情况来看,发现一年级学生相对于其他年级学生来说有心理问题的比率较高,共有145人,占全校咨询人数53%。大一新生陈某曾担任过班干部,学习挺不错,去年认识一个做生意的男青年,两人一见钟情,沉溺于放纵玩乐之中。从此就经常迟到、旷课,觉得人生在世就是享受,读书再多也无用,生活态度消极。
学习心态欠佳
学习心理问题占21%,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对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另外,也有在学习内容、方法上不适应的,还有一些学生在考试失败后产生挫败感与失落感。其具体主要表现为:尽力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精打采,不能积极思维,长期把主要精力花在上网聊天、玩电子游戏、打扑克、谈恋爱等。
情绪问题突出
情绪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焦虑,特别是恋爱过程中双方发生矛盾冲突时难处理和失恋痛苦的消极情绪占的比例更多,从2008年心理咨询个案看,恋爱问题就占了37.68%,排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位。
心理危机不断
大学生常常体验到的负面情绪。当遇到恋爱矛盾的时候,情绪反应极为强烈;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内心感到无比的困惑、焦虑和压抑;有些还有过极强的自杀念头,或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过危及生命的抑郁行为。从高校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因自杀危机寻求咨询的大约占咨询人数的1.5%。有心理疾病和自杀危机的学生能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大部分能够得到及时救助。但是高校每年都有一部分患有精神疾病或有自杀危机的学生不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一位08级新生,性格内向,存在轻生念头及幻想、狂放不羁、忧虑抑郁、烦恼、悲观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认知偏差,他在大学生人格问卷的最后一页写到:“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什么大家都不想死?”经咨询师面谈发现,这位男生成长过程遇到问题:由于父母的严格教育,他在初中学习成绩很好,后到了一所重点学校高中阶段学习,与优秀同学相比,有了很大的落差,开始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在高二曾有过三次自杀,幸亏被父母及早发现并制止。
大学生面临着情感、学习、人际、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是个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又有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那么,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良策?业内人士认为: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一年级的新生,面临着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挑战,可以加强心理适应教育。可通过校内传播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根据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更快地完成心理适应,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大二、大三的学生,主要进行专业适应教育和人际关系以及情感问题的心理辅导;对大四学生,主要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和社会适应心理教育。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的专职教师,聘请具有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兼职教师,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规模。还要积极发挥学生的力量,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对新生心理委员及部分寝室长开展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增强危机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校教育与自我保健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讲座、进行心理咨询、开展心理活动月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以增加学生获取心理自助的途径,如提供心理书籍阅读、心理影片观赏等,丰富学生的心理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自助能力。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许多有心理问题和危机倾向的学生掩饰自我,不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同时,还要构建一套全员参与、完善的心理教育与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干预、培训。加强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及时发现有心理疾病和自杀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
家长要重视的男孩青春期性保健04-10
风流少年时性幻想好与坏04-10
少女的性教育 如何开展04-10
青春期如何缓解痛经04-10
青春期性教育常见的误区04-10
青少年过早进行性行为的危害04-10
少男不可忽视的性保健常识04-10
十不宜 青春期少女应远离04-10